福建寧夏兩地文藝界熱議電視劇《山海情》: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
2021-02-02 23:20:59? ?來源:學習強國 責任編輯:柳綠 我來說兩句 |
顏純鈞(福建省電視藝術家協(xié)會顧問,福建師范大學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作為一部扶貧題材的電視劇,《山海情》從一開始就設定了“扶”和“貧”這一組既定的關系。這兩個省份以及這兩組人物,因為扶貧攻堅的國家戰(zhàn)略,被捆綁在一起、聯(lián)合在一起、戰(zhàn)斗在一起――這就是《山海情》的故事帶給觀眾最初的懸念。 在前四集中,以馬得福為首的當地干部,在這片土地上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工作。無論是吊莊移民的遭遇挫折,還是缺水沒電沙塵暴的嚴峻局面,故事集中展現(xiàn)的,是寧夏的干部群眾在惡劣環(huán)境中求取生存與發(fā)展的精神品質。不管碰到多少困難,寧夏人改變命運的決心和力量從來沒有動搖。這不是靠喊口號、表決心,而是透過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得到呈現(xiàn)的。劇中的寧夏人并未給人一副悲苦絕望的形相,而是隱忍、堅韌,愈挫愈勇。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馬得寶、白麥苗等幾個年青人試圖扒火車外出闖蕩的那一段。他們帶著掙脫枷鎖的狂喜,在起伏的坡地上追逐、奔跑,煥發(fā)出生命的激情和對新生活的向往。這充滿青春活力的一幕,不難感受到這片痛苦的土地蘊藏著怎樣一種變革現(xiàn)實的動力。這就從一個側面印證了扶貧政策符合民心、順應時代發(fā)展的基本特征――這是《山海情》著力去表現(xiàn)的一方面。 與此相關的,是福建援助人員的到來,也被處理得那么不動聲色;既沒有熱烈的歡迎,也看不到救苦救難的恩人派頭。陳金山的第一次出場,竟是在赴寧夏的火車上被小偷竊取了提包,他只能狼狽下車,又因語言不通,只好跟著當翻譯的馬得福在村子里熬過了一夜。陳金山第二次出場時,則是在山坡上跋涉,到處尋找手機信號更強的地點,以便和家鄉(xiāng)聯(lián)系。畫面上是一片廣袤而起伏的土地,幾個在俯拍鏡頭中顯得更其渺小的身影,似乎是在提醒觀眾,福建人的出現(xiàn)也不顯得有多么的驚天動地。作為援寧的主要領導,吳月娟的出場同樣平淡無奇,在會場上講話一直口氣平和,沒有一點派頭。只是后來在和陳金山的交談中,才讓觀眾得知,她早已來過寧夏幾次,并深切領教了這片土地令人震驚的貧窮落后的面貌。對口支援的工作,集中在組織外出務工和指導村民種菇這兩件事情上。兩個事件推進的難度基本上是一樣的,就是如何打開當地百姓的心扉,改變他們的觀念和陋習。從語言的障礙開始(這部分制造了不少喜劇性),到思想的交鋒、行動的引領,盡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他們仍隨時提供幫助和支持――甚至像凌教授那樣,硬著頭皮領下根本不擅長的推銷蘑菇工作。這幾個福建人形象,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們那種平實的姿態(tài)。這是《山海情》對福建援寧干部總的印象,也是最為成功的塑造。這種平實,以群像的特征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他們不說大話、假話、空話,一味實干,只求實效。正是這種平實,才讓他們得以平等、對等的態(tài)度,很快融入當地的干部群眾,并在他們的理解和支持下去完成這個艱巨的政治任務。這種平實,塑造了福建干部的整體形象,摘下了福建作為援助者頭上的光環(huán),援助不是施恩,不是去扮演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只是履行職責而已。福建派他們來了,他們就來了,來了就好好干,為寧夏人民做點事,他們想的其實就是這么簡單。 《山海情》超越山與海的關系,去反映扶貧攻堅這個國家戰(zhàn)略的意義,非常需要有一種壯闊的胸襟,以及與之相匹配的壯闊圖景。這種壯闊,是題材本身提出的要求,當然也是電視劇把握題材,并試圖建立與之相匹配的影像風格的追求。由此,僅從福建和寧夏兩個省份之間的關系來看待《山海情》的價值,那顯然是不夠的。它展現(xiàn)了“山海情”,又不只限于“山海情”,從中我們看到的,更是國家發(fā)展的壯闊圖景。 余岱宗(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福建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福建省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福州市作家協(xié)會主席) 《山海情》的真情,回旋在水花的淚水和笑靨中,回旋在麥苗的初戀和打工生涯中,回旋在得福的痛苦和奮起中,回旋在大有叔的急躁的撒潑和收獲的微笑中。這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情與愛,是《山海情》的內核。然而《山海情》特別動人的情與愛,卻不僅僅是鄉(xiāng)土中國的熟人社會組成的由遠及近的情感圈,而是陌生人、外來者帶來的真情。對于鄉(xiāng)民來說,福建援寧的菌草專家凌一農教授以及掛職副縣長陳金山等人物都是外來者,是之前的陌生人,是沒有親情、戀情、鄉(xiāng)情紐帶的人。凌一農教授這樣的人物,不僅僅出于完成任務的要求,而是由淺入深地深入鄉(xiāng)親們的生存現(xiàn)實,當他們感受到鄉(xiāng)親們的生存困難的具體細節(jié),感受到鄉(xiāng)親們的疑慮和渴望的時候,他們的使命感逐步被召喚出來了,他們的道義感被極大地激發(fā)了。這就是藝術的力量,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方能將主人公放入具體的情境之中,讓情境去推動人物的行動,也唯有藝術才可能將人的情感發(fā)展和道義要求如此具體地情境化。如此,當鄉(xiāng)親們以最熱烈的情感匯報作用于凌一農、陳金山之時,當鄉(xiāng)民與外來者情的互動達到進入水乳交融的佳境之時,《山海情》情的內涵與外延都發(fā)生了變化。這種情,是跨越了兩千多公里的同胞之情,是之前尚是陌生同胞的情的援助,力的援助。當我們看到鄉(xiāng)親們用他們自己生產的土特產送別這些援助者的表情之時,我們相信,外來者與本地人同胞之間的情誼氣氛已經彌散在中國西北這片土地上。這樣的情,已經超越了千山萬水的阻隔,將本是陌生的同胞之間的情誼鐫刻在這片土地之上。這樣的“情動”,方能顯示《山海情》這部影視作品所體現(xiàn)出來的國家力量和國家形象。 王嘉俐(寧夏文聯(lián)文學藝術院綜合部副主任) 2008年,一所海濱城市的大學首次在寧夏招錄文科生,僅有的4個名額,兩千多公里的距離,未知的命運,父母的擔憂……一心想要出去看看的我下了人生第一次賭注。填完志愿,大家都問我報的哪兒,我說集美大學,所有人臉上都像寫滿了問號,接著便問集美大學在哪,我說在廈門,口氣堅定地像已經考上,其實只有我自己知道內心有多忐忑,畢竟我連能參考的歷年分數線都沒有。買定離手的心情伴隨了整個暑假,感謝命運的眷顧,在北方夏天快要結束的時候,我的夏天延期了。 從此“夏”到彼“廈”,我成了所在院系歷史上第一個寧夏人。雖不是大家印象里西北人該有的高大身軀和豪爽性情,卻也將地域特色帶到了閩海之濱,讓大家對這個西北內陸省份有了更多了解。咸淡的海水、潮濕的空氣、花園般的城市,校園里每一棟以愛國華僑命名的教學、宿舍樓,都成了滋養(yǎng)我的養(yǎng)分,嘉庚先生的精神和“誠以待人,毅以處事”的校訓也始終如人生燈塔一般照耀我前行。如果說來到這里是夢想的開始,那么從此處努力才是人生的開始。在這里我度過了本科四年,那些在鼓浪嶼聽過的海浪聲,在簽售會上與喜歡的作家握手的激動心情,還有那些灑在教室外海面上的落日余暉和奮戰(zhàn)在圖書館的日日夜夜,都成了我最寶貴的回憶。 我出生的小縣城同心縣,曾是國家級貧困縣,資料顯示,1996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東西扶貧協(xié)作的戰(zhàn)略部署,成立了對口幫扶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領導小組。在政策引領下,泉州市與同心縣結為幫扶對子,前文提到的閩寧行政樓在1999年建成,而惠安支醫(yī)住院樓也于2006年投入使用。除此之外,縣城很多鄉(xiāng)鎮(zhèn)也都是福建地區(qū)對口援建的,比如:石獅、惠安、黃石、南安、石獅中學、閩寧醫(yī)院等等。二十多年來,福建在同心的援建、脫貧攻堅的道路上,一直手挽手、肩并肩。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