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計于民,讓橋下空間成市民身邊“小美好”
| 2025-07-11 17:36:37??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停車場、運動空間、兒童游樂場所、繽紛花園……最近,您有沒有發(fā)現家附近的立交橋底下大變樣?據報道,目前,北京已完成234座橋系的環(huán)境整治,14座重點橋系完成提升。(7月11日 北京日報) 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橋下空間卻成為一些城市被遺忘的角落,有的因為疏于管理成為垃圾場,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遍地;有的成為免費停車場,既有亂停亂放的各種車輛,也有大量的“僵尸車”、報廢車。臟亂差的橋下空間,既影響了城市的形象,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fā)展,城市的橋也越來越多,橋下空間自然也逐漸增多,如何變廢為寶,讓橋下空間這個時常被忽視的“犄角旮旯”,華麗轉身,成為市民可感可享的“活力空間”,考驗著城市治理的智慧和擔當。北京市相關部門俯下身子,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廣泛聽取市民的意見,努力讓更多橋下空間成為市民身邊“小美好”,這值得肯定。 據報道,自2024年起,北京市專門啟動橋下空間整治提升三年行動,印發(fā)《北京市橋下空間建設和使用技術導則》,努力讓橋下空間煥發(fā)新活力。為了讓橋下空間真正成為市民身邊的“小美好”,他們還堅持一橋一策,對每座橋進行明確精準的針對性功能定位,結合周邊區(qū)域具體情況,讓大家都參與進來,廣泛建言討論、共同建設維護。因地制宜、以人為本,沉悶的“灰色地帶”就能變成大家共享共治的多彩空間。 城市這些昔日的“邊角料”,正在變成“金角銀邊”,成為市民身邊“小美好”。仔細想一想,橋下空間確實是一塊風水寶地,比如炎炎夏日,由于橋下空間天然帶頂,雖是戶外卻一點也不擔心太陽的威力,而且還十分涼爽,市民停車、遛娃、觀景,乃至跳廣場舞,都是難得的好地方。煥然一新的橋下空間,不但讓附近的大爺大媽流連忘返,而且也吸引了許多上班族。 橋上,車輛川流不息,是經濟發(fā)展的好風景;橋下,百姓打卡絡繹不絕,是煙火氣,是托起市民穩(wěn)穩(wěn)幸福的“小美好”。(李瑛) |
相關閱讀: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