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革命老區(qū)是黨和人民軍隊的根,是中國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見證。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為了展示老區(qū)新時代的新成就、新面貌、新變化,央廣網記者走進山西革命老區(qū)看發(fā)展,推出《光耀太行·紅土巨變》融媒體系列主題宣傳。
央廣網大同9月20日消息 "北岳擎天一柱尊,云中獨立幾千春……"相比北岳恒山和懸空寺在全國的知名度,依偎在恒山臂彎里的千年古城渾源似乎有些低調。
渾源縣位于山西省東北部,隸屬大同市,始置于西漢,因渾河發(fā)源于境內而得名。除了厚重的歷史,革命老區(qū)渾源曾在歷史上作出重要貢獻。這里有山西第一批省級紅色文化遺址渾源縣革命烈士陵園;官兒鄉(xiāng)遍種黃芪的大地上,矗立著官兒村烈士亭、穆家莊村烈士陵園等紅色遺跡;二嶺村全長3000多米的抗戰(zhàn)地道,與明代烽火臺遙相呼應,訴說著烽火歲月的感人故事。
近年來,渾源縣圍繞"融入京津冀、打造橋頭堡"的重大使命,舉文化生態(tài)牌、建特色休閑城、走旅游康養(yǎng)路,正在努力走出一條彰顯北岳文化、體現厚道精神、具有渾源特色的縣域高質量發(fā)展路徑。
"中國黃芪之鄉(xiāng)"的產業(yè)"芪"跡
恒久北岳靈秀地,厚道渾源黃芪鄉(xiāng)。作為"正北芪"原產地,"中國黃芪之鄉(xiāng)"渾源的空氣中,都彌漫著黃芪濃郁的藥香。
"黃芪都是純手工切片,這里的師傅,有的已干切片工作30多年。"渾源萬生黃芪開發(f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麻海霞告訴記者。在加工車間,工人們手持刀具,迅速而精準地對黃芪進行切片,再經過烘干和分級包裝后就能銷售。
渾源的空氣中都飄散著黃芪的藥香(央廣網記者 張晉鵬 攝)
據麻海霞介紹,公司3500畝黃芪生產基地的產量,僅占到每年銷量的20%,剩下的則從當地種植戶中大量收購,"根據黃芪品質不同,收購價格不等,每年要收購約600噸黃芪。"麻海霞說。
受海拔、土壤、氣溫等要素影響,渾源黃芪種植區(qū)域主要分布在西南山區(qū)。7月初,渾源青磁窯鎮(zhèn)東葫蘆頭村起伏的山間,已開滿白色的黃芪花,不僅裝點了青山,也富了百姓。"把黃芪種子撒在山里,基本就不用管了。過兩三年后就可以擼黃芪籽銷售,種植6年以上,就可以挖出黃芪根賣。"村黨支部書記宋利說。
目前,渾源有約3萬多戶芪農,種芪面積28萬畝,黃芪全產業(yè)鏈年產值達15億元。
從一根黃芪到一條產業(yè),渾源縣圍繞黃芪種植端原生態(tài)保護、生產端精深加工、銷售端小眾高端的定位,不斷強化黃芪種質種源保護、品種提純復壯,統籌推進行業(yè)標準制定、拳頭產品研發(fā)、龍頭企業(yè)培育、品牌價值提升、三產融合發(fā)展。
全國唯一一座黃芪博物館(央廣網記者 張晉鵬 攝)
"這座博物館是全國唯一一座以黃芪為主題的博物館,在這里你能看到渾源恒山正黃芪的整個發(fā)展脈絡。"在中國恒山黃芪博物館里,講解員為游客講述渾源黃芪的"故事",也恰是渾源千年歷史的縮影。2023年,渾源恒山黃芪栽培系統成功列入第七批中國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從富民產業(yè)到文化符號,黃芪早已扎根在這片土地中,成為渾源的一張靚麗名片。
如今的渾源,不僅聚集了大量黃芪科技創(chuàng)新要素,還收獲了諸多"國字號"榮譽。在這片土地上,"芪"跡不斷。
擦亮地方美食名片,渾源涼粉產業(yè)步入快車道
"入眼清亮、入手筋顫、入口滑嫩、入胃涼爽",渾源涼粉以亮、筋、滑、爽的特點,成為涼粉界獨樹一幟的存在。這舌尖上的記憶,也在歲月流淌中演變?yōu)橐蛔堑奈幕±怼?/p>
在渾源縣城小媳婦涼粉店里,坐滿了慕名而來的食客,透亮的涼粉加上幾勺蓮花豆、一把豆腐干、一把蔥段香菜,再澆上一勺噴香的辣椒油,"喝"上一碗,頓感清爽愜意。
"我做涼粉45年了,從'小媳婦'做成了老太太。"今年74歲的趙園清,笑意盈盈地看著店里往來的食客。渾源人人愛涼粉,可以從春"喝"到冬,家家都會做涼粉,每家都是自己獨特的味道。"立夏那天是我們渾源人的'涼粉節(jié)',家家戶戶必須吃涼粉。"趙園清說。
據統計,目前渾源從事涼粉的企業(yè)和個體戶有200多家,夏季涼粉攤點達800多家,從事涼粉產業(yè)經營及輻射的勞動力達1萬余人。其中,大瑞、大喜、小媳婦等涼粉品牌已在全國逐漸打開市場知名度。
渾源涼粉"家族"越來越龐大(央廣網記者 張晉鵬 攝)
"喝喝喝喝涼粉,懸空寺下喝涼粉……"一首《喝涼粉》回蕩在渾源涼粉文化園中,歡快俏皮的旋律一聽就"上頭",久久不能忘。為壯大涼粉產業(yè),渾源縣投資建成了集涼粉生產加工、康養(yǎng)休閑、研學旅游、民俗體驗為一體的涼粉文化園,讓游客從聽覺、觸覺、味覺上全方位了解渾源涼粉的前世今生。
近年來,渾源縣對標廣西柳州螺螄粉"百億產值、全產業(yè)鏈發(fā)展"模式,推動2家涼粉企業(yè)獲得SC認證,建設"渾源涼粉"區(qū)域公共品牌,并研發(fā)沙棘涼粉、黃芪涼粉等新型產品,持續(xù)培育"渾源涼粉"產業(yè)集群,構建涼粉文化、涼粉標準化生產、線上線下同步銷售的現代化產業(yè)格局。2024年,"渾源涼粉"獲評大同市級專業(yè)鎮(zhèn)。
"旅游+"激活全域文旅新動能
在恒山腳下的北岳大地,寺塔佇立、州衙威嚴。縣城內,商號林立,大院民居鱗次櫛比。
歷史文化名城渾源,文旅資源得天獨厚——五岳名山之一的北岳恒山,被徐霞客驚嘆為"天下巨觀"的懸空寺,北齊、明代的長城遺跡。在這個總面積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縣域范圍內,卻存有488處不可移動文物,其中7處為國寶級古跡,隨處可見的古建給人穿越之感。
為了提升游客體驗,2024年,總建筑面積2.36萬平方米的恒山游客中心投入運營。作為渾源全域旅游的中心服務樞紐,游客不僅可以購買渾源各景區(qū)門票,乘公交車一站式抵達各景點,還能體驗特色餐飲、購買文創(chuàng)產品,并通過AI和VR技術全方位感受渾源的歷史人文和自然風光。
渾源文創(chuàng)產品豐富多樣(央廣網記者 張晉鵬 攝)
文創(chuàng)店是游客中心人氣最旺的地方之一。2024年,"懸空寺悟空流沙冰箱貼"創(chuàng)下了全國銷量第三的佳績,渾源的文創(chuàng)產品就此"靈感"爆棚。"今年上半年,推出19個系列超35款文創(chuàng)產品,相比去年同期增長78%。"山西恒山文化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志強說。
在游客中心內的"渾源全域旅游指揮中心",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渾源全域旅游、票務等數據以及各景區(qū)的監(jiān)控畫面。王志強介紹:"中心接入各線上旅游平臺的大數據,能對游客消費習慣、客源地、停留時間、交通方式等數據進行分析,為文旅精準服務提供數據支撐。"
近年來,渾源不斷完善智慧化的旅游管理服務,扎實配套文旅設施建設,推進"旅游+"業(yè)態(tài)多樣發(fā)展,激發(fā)全域文旅資源優(yōu)勢,融合構建經濟增長新引擎。
古建和美景渾然一體(央廣網記者 張晉鵬 攝)
去年8月,首款國產3A游戲《黑神話:悟空》全球同步上線。該游戲場景中大量高度還原的中式古建筑呈現,也成為一大亮點,其中以山西古建筑為原型的場景造型達二十余處,包括渾源懸空寺、永安寺在內的大量古剎、古塔、牌樓、石窟、石刻、造像輪番登場。在《黑神話:悟空》的助推下,懸空寺、永安寺在去年大火一把。
據悉,2024年渾源縣全年接待游客567.82萬人次,增速46.52%;綜合收入18.47億元,增速61.31%。"旅游+"正在激活渾源全域文旅新動能。
點擊下方海報,聆聽紅色渾源